2015年7月16日上午9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2015青少年科学营航空专题营的100多名学生、带队老师和志愿者,开启了学生们的飞行梦之旅。
参观之旅以一部通航研究院的宣传片开始,一场视听盛宴唤醒了营员心中关于天空的梦想。随后营员们走进了通航研究院飞机装配大厅,自动门开启的一刹那,一架架飞机映入眼帘,十分壮观。据赵立杰书记介绍,这里的飞机全部由通航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发,并对外出售,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积极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保驾护航。
为了让营员们对我国的航空事业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几位引导老师带领营员走进机库,分别向营员们详细介绍了“歼教-6”等三架由我国空军赠送的已退役的战机。营员们触摸着一架架雄伟的战机,聆听着他们的光辉历史,感悟着我国航天探索之路的苦难与辉煌。
一路参观,一路学习,穿梭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营员们的喜悦久久难以平复。在一上午航空之旅接近尾声时,营员们来到停机坪,又结识了许多“空中英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志愿者的生动讲述,让营员们再次领略了航天事业的非凡意义。
最让营员们大开眼界的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向营员们展示了他们自主设计和制造的航模,一架架精巧的模型划过天空,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下午,营员们在沈航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在教练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飞机和火箭模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营员们精心准备了不同型号的飞机和火箭模型,并且额外赠送给每位营员一套模型作为纪念。在王永谦秘书长向营员简要介绍过此次模型制作的教练后,营员们便迫不及待的跟随教练的指示开始了模型的制作。拆卸、拼接、组装,营员们各个专心致志,都希望制作出最完美的作品并能够亲自放飞。
制作过程并不十分简单,稍微有一点差错,飞机的飞行路线就会改变,因此营员们丝毫不马虎,遇到不懂的、做不好的地方就积极地去与教练沟通。东北大学的随队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营员实现他们的航空梦。
下午3时左右,营员们完成了自己精心制作的飞机和火箭模型,他们跟随教练来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广场,放飞自己的飞机模型,亲手启动火箭发射按钮。小小的火箭“嗖”的一声冲上云霄,赢得阵阵喝彩。
天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广阔无垠,因为它可以承载太多的梦想和希望。愿航空专题营的所有营员们都能够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